400-915-3552 【武汉诺和诺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服务中心,湖北省细胞服务中心主营细胞储存、基因检测

您的位置: 首页>>亲子鉴定

姐妹可以做亲子鉴定吗(兄弟姐妹之间能做亲子鉴定吗)

3 次浏览 编辑 基因细胞服务中心
2022-12-08


同父异母姐妹可以做亲子鉴定吗

同父异母姐妹可以做亲子鉴定,该鉴定为半同胞关系鉴定,其DNA鉴定出来的数据,是可以直接判定是否支持同父异母的亲缘关系的。
亲子鉴定和亲缘鉴定都是血缘关系鉴定,亲子鉴定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鉴定。



姐妹能做亲子鉴定吗?请问有谁知道哪里可以做亲子鉴定?

亲子鉴定包括失散的家庭成员认亲,所以姐妹可以做亲子鉴定。由于该鉴定属于个人鉴定,但关于哪里做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医院;并不是说所有医院都能做亲子鉴定,相反,只有极个别的,具有DNA实验室并取得了相关资质的医院才能做亲子鉴定,一般省会城市才有。
鉴定机构;这种机构是隶属于当地司法厅的第三方机构,是对外开放的,当然必须具备相关资质、鉴定人以及DNA实验室。很少,一个省也只有那么几家。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有朋友能成立一个亲子游俱乐部吗?

大唐街有家亲子园,好象叫东方爱婴,里面有这样的活动,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都有,听说不错。



网友:姐妹可以做亲子鉴定吗

河南有两个女子长相高度相似,做了34年的闺蜜,一直非常亲近。2006年,两人突发奇想去做DNA鉴定,结果显示她们两个还真是亲姐妹。

这是怎么回事呢?单看外表的话,她们视乎一模一样,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们应该有血缘关系,为何她们耽误了34年才去做鉴定,两人的故事,要从1972年说起。

一、长得一样,成为好姐妹

两个女子一个叫王玲霞,一个叫买巧玲。1972年的一天,王玲霞所在的班级,组织了一场课外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河边参加劳动。

在这期间,王玲霞的同班同学,在河边看到了正在捡煤渣的买巧玲。同学们以为看到了王玲霞,纷纷跑过去跟她说话。

当时,买巧玲才14岁,突然被一群孩子围起来,被吓了一跳,手里的小包都掉到了地上。她怯生生地问道,你们干什么?

买巧玲虽然长相跟王玲霞高度相似,但是两人的声音并不一样,穿的衣服也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记忆力比较好的同学,很快就意识到,她们认错了人,赶忙向买巧玲解释情况。随后,几个颇为热心的孩子,带着买巧玲找到了王玲霞。

两人见面的时候,都被吓了一跳,见面之前,她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世上会有人跟自己长得一样,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她们就算是有些难以置信,也得认可这个结果。

两人不光长得很像,身高也几乎一样,如果不是穿的衣服有些区别,站在一起简直就跟照镜子一样。

惊讶过后,两个小姑娘本能地亲近起来,明明是**次见面,却像是认识了好多年一样。她们旁若无人地聊天,说了很多贴心话。

通过交谈两人得知,她们住的地方,距离非常近,仅仅只隔了一条河,想窜门的话,多走几步路,就能到另一个人家里。

两人见面的那一天,买巧玲之所以会在河边捡煤渣,是因为她现在的家庭比较穷苦。

买巧玲是被抱养的孩子,跟养父母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养父母却对她很好,一直把她当成亲生女儿照顾。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好东西给她。

懂事乖巧的她,不忍心看养父母总是吃苦受累,主动出来捡煤渣,帮养父母减轻一点压力。

王玲霞也是被抱养的孩子,不同的是,抱养她的夫妇,经济状况稍微好一点,不用她考虑家里的事情,养父母对她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她能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王玲霞知道买巧玲的家庭情况后,对她的遭遇很同情,经常想办法给她提供帮助。养母每次给王玲霞做新衣服的时候,王玲霞都会央求养母多做一套,然后找机会送给买巧玲。

养母很理解王玲霞的心情,不仅没有阻止她跟买巧玲一起玩,反而经常鼓励她,多去买巧玲家里看看。买巧玲的养父母,也对王玲霞很欢迎,经常邀请她来家里做客。

两个女孩都是从福利院抱养的,所以两人的养父母,并不知道她们真正的出生年龄,都是按照抱养孩子的时间计算,所以王玲霞的生日,比买巧玲早了半年。

买巧玲一直称王玲霞姐姐,王玲霞也确实像姐姐一样,尽可能地照顾买巧玲,会把自己的玩具和零食都分给她。

王玲霞和买巧玲在一起玩耍的时候,除了谈论日常的所见所闻之外,也会谈起对方的家庭。

有一个问题是她们*常讨论的,她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亲生父母为什么要抛弃她们?

王玲霞和买巧玲讨论了很久,也没有研究出问题的答案。越是想不明白,她们越是渴望知道答案,还有了结伴寻亲的念头。她们还没有采取行动,就被双方的养父母一同阻止了,双方的养父母阻止她们有两个原因。

**,两个孩子都比较小,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如果贸然离开的话,谁知道她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万一遇到了坏人怎么办?

第二,养父母辛苦抚养孩子十几年,一直把她们当亲生女儿照顾,舍不得让她们离开。

王玲霞和买巧玲也不忍心让两家的养父母痛苦难过,无奈地放弃了寻亲计划。

二、苦难接踵而来,渴望找到亲人

不知不觉,30多年过去了,王玲霞和买巧玲各自长大成人,组建了家庭。漫长的时光,磨平了两人的棱角,在她们的脸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但是她们的感情并没有变淡,一直非常好,就像亲姐妹一样。

曾经含辛茹苦照顾她们的养父母,也因为岁月的不断变迁离开了人世。送别养父母时,她们都很悲痛,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时光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会一如既往地流淌。

2005年,王玲霞的丈夫因为身体不舒服,去了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胃癌,得知这个噩耗后,王玲霞险些崩溃,她的丈夫努力地跟病魔作斗争,可惜奇迹并没有发生。

王玲霞的丈夫苦苦坚持了半年,*终还是因为疾病的不断折磨,离开了人世。丈夫的撒手西去,给王玲霞造成了极大地打击,她整日茶不思饭不想,甚至没有了活下去的念头。

在这期间,买巧玲一直默默地陪伴着王玲霞,帮她走出了悲伤。王玲霞对此非常感激,两人的关系,又深厚了几分。

2006年,身体状况一向不错的买巧玲,突然感觉身体异常难受,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居然患上了乳腺癌。

她知道这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症,确诊之后一直很惶恐,总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没命。她越想越惶恐,身体状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只过了很短的时间,就消瘦了好几圈。

王玲霞很理解买巧玲的心情,一直守在医院默默地陪着她,鼓励她勇敢地面对困难。

在王玲霞的耐心劝说下,买巧玲的精神状态逐渐稳定了下来,开始积极地接受**。

与此同时,买巧玲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念头,她想找到亲生父母,弄明白自己的真正来历,不然的话,她死也不甘心。

买巧玲说出自己的想法后,王玲霞陷入了沉默。这个念头她早就有了,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说出来。如今买巧玲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王玲霞立刻表示,我们找找看吧,应该可以找到。

两人很小的时候就怀疑,她们可能有血缘关系,但是那个时候,DNA鉴定技术还没有普及,她们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去检验两人的关系。

后来,DNA技术普及了,两人又因为各自家庭的琐事,一直没有去做DNA鉴定。如今,她们终于下定决定,准备去测试一下,想看看她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鉴定结果出来之前,两人非常紧张,她们知道,就算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可能长得很相似。

如果鉴定结果显示她们没有血缘关系该怎么办?两人苦苦思索许久,*后一致决定,不管鉴定结果如何,她们依旧是彼此*亲近的姐妹。

鉴定结果出来以后,两人都很惊喜,她们确实有血缘关系,而且还是单卵双生的双胞胎姐妹。两姐妹因为这个鉴定结果喜极而泣,深情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舍得分开。

确认彼此的身份后,一个已经被尘封了很多年的问题,被再一次提了出来。她们的父母究竟是谁,亲生父母当初为什么要抛弃她们?

她们特别渴望找到亲生父母,可是人海茫茫,她们该去什么地方寻找呢?2006年时,网络还不是很发达,两姐妹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不知道该怎么寻亲。

一次偶然的机会,两姐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寻亲信息,上面提到了一个“吕大姐寻亲网”。

报纸上明确提到,吕大姐寻亲网已经帮助了一百多个人,很多与家人失散多年的人,通过吕大姐寻亲网找到了真正的家人。

两姐妹认为,吕大姐寻亲网应该可以帮助她们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于是按照报纸上的联系方式,打通了寻亲网的电话。

接听电话的吕大姐,听说姐妹二人的故事后非常唏嘘,很热情地表示,她愿意帮助姐妹二人寻亲。

在吕大姐的指导下,姐妹二人提交了她们的寻亲信息,还按照模糊的记忆,说出了她们被抱养时的情况。

不久之后,吕大姐就跟报社的记者取得了联系,把姐妹二人的寻亲信息刊登在了报纸上,还在电视上发表了相应的寻亲信息。

姐妹二人原以为,她们要等待好久才有可能得到亲人的消息。没想到,消息刚发出去没多久,她们就收到了可喜的消息。

有人主动联系吕大姐寻亲小组,自称他们就是两姐妹想要寻找的亲人、两姐妹都盼着与亲人团聚,迫不及待地跑去与对方见面。

结果很可惜,前来认亲的人,虽然一口咬定他们就是两姐妹要找的亲人,但是DNA鉴定结果却显示,她们并没有血缘关系。

DNA鉴定是非常权威的结果,理论上来说是不会有错的。因此,鉴定结果出来以后,前来认亲的人非常失望,很落魄地离开了。两姐妹很理解对方的心情,目送他们离开。继续等待新的消息。

三、苦苦等待,亲人说出多年前的真相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两姐妹陆续收到了很多人发来的信息,两姐妹每次都会积极地与对方沟通,想弄清楚对方到底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亲人。结果很让人失望。前来认亲的人,都不是她们要找的亲人。

漫长的等待和接连不断的失败,非常折磨人,已经身患癌症的买巧玲,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因为接连不断的心理打击,变得越来越痛苦。

王玲霞看她如此难受,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寻亲。

但是买巧玲不愿意放弃,她坚持认为,既然已经做了,那就应该做到底。她已经年过半百了,眼看着已经时日无多,不想稀里糊涂地离开人世。

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想找到真正的亲人,弄明白她们两姐妹当初为何会被亲生父母抛弃。

两人苦苦等待了大半年,*后与一个叫贾学庆的人取得了联系。这个人的老家在江苏省镇江地区,他通过报纸看到两姐妹的寻亲信息后,激动得险些跳了起来。

贾学庆非常确定,两姐妹就是他要寻找的双胞胎妹妹,他们已经失散了很多年,他苦苦寻找了许久,特别渴望能跟她们相认。

贾学庆看到的寻亲信息上,只有一张两姐妹的照片,为什么一看照片就能认定两姐妹就是他要找的双胞胎妹妹?

贾学庆解释说,两姐妹的长相,跟他已经去世的母亲非常相似,他是不会认错的。

母亲临终之前,特别把他和其他兄弟姐妹叫到身边,对他们叮嘱说,以后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你们的妹妹,绝不能丢下她们不管。既然贾学庆的母亲一直惦记着两个女儿,那她们为何会被抛弃呢?

贾学庆表示,两个妹妹会跟家人失散,完全是父亲一手造成的。他的两个妹妹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母亲的年龄已经比较大了,又怀了双胞胎,一直非常辛苦。

生下两个女儿后,母亲元气大伤,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长期卧床不起。*严重的时候,甚至都无法吃饭。

父亲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老百姓,靠着几亩农田维持生活,收入水平很低。他独自一人照顾家里四五个孩子,过得非常辛苦,每天都会累得腰酸背痛,睡觉都不踏实。

苦苦煎熬了一段时间,父亲突然产生了一个很荒唐的想法,既然没有办法照顾好这么多的孩子,那就干脆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好了。

让孩子们都留在家里,说不定会被饿死,要是送出去的话,也许可能会过得好一些。

他知道,妻子不会答应这个荒唐的决定,所以瞒着妻子,偷偷带着两个孩子离开家,去了比较繁华的南京,把她们丢在了汽车站。

那时候,南京的汽车站人来人往,孤苦无依的两姐妹,被父亲抛弃后,不停地哭泣,很快就引起了路人的注意。

发现她们的路人比较善良,他知道两姐妹与父母走散了,赶忙与车站附近的警察联系。请警察同志帮忙寻找两个孩子的亲生父母。

警察同志在车站寻找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并没有找到贾学庆的父亲。询问两个孩子时,两个孩子总是哭着喊爸爸妈妈,但是一点有用的信息都说不出来。

因为她们当时实在是太小了,根本不知道爸妈的名字,也不知道老家在什么地方。

警察同志没有办法从她们手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不忍心把她们放在汽车站不管,所以把她们送到了福利院,希望她们能够被好心人抱养。

贾学庆特别补充说,父亲当初把两个妹妹丢到车站后,并没有彻底离开,他其实就躲在附近,一直盯着两姐妹,看看她们能不能遇到好心人。

如果有坏人企图靠近的话,他会立刻冲出来保护两个孩子,不会让她们落入坏人手中。

两姐妹还不知道父亲正在暗中守护着她们,一直在不停地哭泣,听着两个女儿的哭喊声,父亲心里特别难受,甚至一度想要冲出来,把两个女儿抱回家。

他其实很爱这两个小女儿,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是不会故意抛弃两个女儿的,可惜这只是一种假设,他们的家庭实在是太穷苦了,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孩子,他只能狠心做出抛弃女儿的错误决定。

贾父独自一人回到老家后,贾母很快就知道了他做的事情。她特别心疼两个被抛弃的女儿,总是不停地哭闹,天天埋怨贾父。

贾母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因为过度思念两个女儿,很快就撑不住了。不到半年的功夫,她就因为疾病缠身离开了人世。

说到这里,贾学庆险些哭了出来,他特别委屈地回忆说,母亲直到生命*后一刻,还在思念着两个女儿,希望其他子女能替她把两个女儿找回来,以免两个女儿在外面受苦受累。

贾学庆一直牢牢地记着母亲的祖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只要一有机会就去寻找两个被父亲狠心遗弃的妹妹,但他一个人是单力薄,始终没有找到两个妹妹的消息。

他没有放弃,一直在关注寻亲方面的信息,每次碰到与两个妹妹情况相似的人,都会格外留意。

四、认亲团圆,生活还要继续

贾学庆怀着期待的心情,与两姐妹取得联系后,热情地邀请她们来镇江看一看,但是两姐妹却不愿意过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她们明明也很期望与亲人见面,为何不愿意答应贾学庆的要求?原因有两个。

**,两姐妹之前因为到处奔波认亲,花了很多积蓄,也反复失望了好多次,买巧玲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所以她们不想再长途跋涉了。

第二,贾学庆说的认亲信息,跟两姐妹的记忆有一些偏差,她们觉得贾学庆并不是她们要找的亲人。

贾学庆自称,他的两个妹妹,是三岁多的时候被父亲送走的,而且是丢到了南京汽车站。但是两姐妹却说,她们被包养的时候年龄是6岁,而且是在上海被人领养的。

两个关键信息都不一样,两姐妹不太相信贾学庆就是她们的亲人。

有人对此解释说,两姐妹已经被抱养了几十年时间,过去那么久,她们的记忆有些模糊是正常的,想确定双方有没有血缘关系。*好的办法还是做DNA鉴定。

但是贾学庆却不愿意去北京跟两姐妹做DNA鉴定,他觉得去一趟就要花几千块钱,成本特别高。

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百姓,辛苦工作一年,只能勉强挣点钱养家糊口,他舍不得花那么多的钱去北京做DNA鉴定。由于没有权威的证据做支撑,所以两姐妹和贾学庆的认亲耽搁了两年。

在这期间,两姐妹陆续又接触了一些前来认亲的人,但是那些人都跟她们没有血缘关系。

她们虽说没有跟贾学庆做DNA鉴定,但是并没有跟贾学庆断绝联系,逢年过节时,她们会主动发信息问候。

两年后的一天,贾学庆的儿子满心欢喜地回到家里告诉他,现在做DNA鉴定方便多了,不用本人去也行,只要把样本寄过去就可以,能省很多钱。

贾学庆知道这个事情后,赶紧滴血采样,晒干之后送去北京医院,另一边两姐妹也积极的配合鉴定。

过了大约10天,鉴定结果出来了,贾学庆和两姐妹确实有血缘关系,是真正的亲人。

两姐妹得知这个结果时,都有一些不敢相信,但她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结果。

贾学庆一直盼着两个妹妹能回家看一看,在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再次邀请她们来江苏镇江。这一次,两姐妹没有拒绝,迅速收拾行李去了贾家,与贾学庆等人见面。

贾学庆和其他亲人提前购买横幅,还在家里专门挂了红灯笼,一家人真正团聚的那一天,街坊邻居纷纷出来迎接,对两姐妹表示欢迎。

在贾学庆的带领下两姐妹还去了父母坟前祭拜,贾学庆扑通一声跪在父母坟前,哭着说道,娘啊,您当初交代的事情,儿子总算是办好了,您可以安心了,父亲也可以不用自责了。

有人问两姐妹,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恨不恨她们的父亲?两姐妹沉默了一段时间,颇为唏嘘地回答说,刚知道的时候,她们心里确实很不是滋味,但是她们没有太多的怨恨。

她们很理解父亲当年的选择,他只是一个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可怜人。她们很庆幸能够早早相遇,也很庆幸能在有生之年找到真正的亲人。

认亲结束后,两姐妹在贾家住了一段时间,兄弟姐妹坐在一起,说了好多心里话。

临走之前,姐妹二人表示,她们以后会经常找机会回来看望的,希望大家都能幸福安康。

文|文渊说史

编辑|文渊说史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河南洛阳两位女子做了34年好朋友,有天两人突发奇想做了DNA鉴定,结果两人竟是双胞胎亲姐妹!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两姐妹之前为何互不相认?

隔着一条河的缘分

1972年的一天,家住河南洛阳瀍河西边的王玲霞在学校组织户外劳动。

本来是14岁的王玲霞平凡的一天,但是在这天,她却遇到了之后半辈子的好闺蜜。

王玲霞所在的班级要在瀍河旁边劳动,当时大家分组开始劳动,看到河边有个女孩在捡煤渣。

女孩捡得非常用心,王玲霞的同学们以为是她,他们很好奇为何王玲霞要捡煤渣。

结果喊了两三句女孩都没理他们,他们一圈人就跑到了女孩周围,女孩捡好煤渣一抬头,吓了一跳。

不知道何时周围竟然站了七八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他们用着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

后来,一个女同学反应过来,说王玲霞今天穿的不是这件衣服。

但是,面前的女孩和王玲霞看上去长得一模一样,他们完全分辨不出来。

女孩吓得怀里的布包都掉了,看到周围人都看着她,她心里非常害怕。

还是一个女孩先开口问她叫什么名字,女孩看着他们也不像坏人,就告诉他们自己叫买巧玲。

简单认识之后,同学们就告诉买巧玲,自己班上有个女孩子和她长得一模一样,要不是她开口说话,大家真的没认出来。

好奇心非常重的小朋友们,就带着买巧玲和王玲霞见了面。

两人见面的时候也惊呆了,她们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有人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甚至连身高都是一样的。

可两人之前,完全没有见过面,更别说有什么关系了。

看着眼前像是照镜子一般的人,王玲霞就询问了买巧玲家里的地址,还有她家的大人。

她们意外的发现,两人家里就隔着一条瀍河,只不过王玲霞的家境比较好,在城镇里。

买巧玲家境一般,住在河对面的农村里。今天她是放学后,照例来到河边捡煤渣,为了节省家中的开销。

虽然买巧玲整个人都有点害羞,但是她们也觉得这是神奇的缘分,因此,两人分别后约定要常常来往。

之后的日子里,王玲霞和买巧玲会时不时联系,有时也会一起出去玩,她们还告诉了自己的父母这件事儿。

从两人的记忆来看,她们表示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抱养回来的,不是家里的亲生孩子。

那么,她们会不会本来就是亲姐妹?

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两个小姑娘决定去打听打听自己原本的身世。

然而,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就被无情地打断了。

几十年的闺蜜情

王玲霞和买巧玲感情越来越好之后,过年王玲霞妈妈给王玲霞做衣服,她都会让妈妈做两个一模一样的,要送给买巧玲。

平时生活中,王玲霞对买巧玲也会非常照顾,像是有什么女生喜欢的东西,她都会给买巧玲送去。

之后两人互相报了年龄,王玲霞因为生日比买巧玲大半年,因此就做了姐姐,两人还认作了闺蜜式的亲姐妹。

在两人快成年的时候,突然有了想要找到亲生父母的感觉。

虽然他们同在一个城市,并且长相又十分相似,但是她们都知道,自己从小是被抱养的。

从她们有记忆开始,她们就知道自己并不是河南的,两人都是从南方抱养过来的。

因此,两个女孩想要找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更想要了解她们到底是谁。

然而,这个事情还没有开始进行,就被养父母无情打断了。

其实养父母也不是不让她们寻找,而是觉得寒心。

毕竟,自己家里都是当亲生的孩子养了十几年了,这时候孩子却突然要去找亲生父母。

这样怎能不让他们伤心呢?

并且,两个人的养父母都不知道她们原生家庭在哪里,因为当时是在福利院抱养回来的。

为了照顾家里人的感受,两人就没有再想要寻亲的念头,但又因为相似的容貌,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之后的几十年间,两个人就像是亲姐妹一般,一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地生活着。

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王玲霞和买巧玲也从一个青葱少女变成了一个中年妇女。

他们各自都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两个人的养父母也都相继去世。

2005年,王玲霞的丈夫因为身患胃癌,在坚持了半年多之后,不幸去世。

这件事儿给王玲霞的打击也非常大,毕竟几十年的婚姻,一方先走了,留下来的人总会更伤心。

在这期间,一直都是买巧玲常常在她身边陪伴她,无论是大事儿小事儿,她们都不曾分开过。

2006年的一天,买巧玲因为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身体,没想到竟然患上了乳腺癌。

这个事情犹如晴天霹雳,买巧玲的生活好像变得更加艰难。

虽然她可能会随时离开人间,但她始终不甘心,自己活了大半辈子,竟然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更不知道自己是谁。

因此,当王玲霞陪伴她在医院的时候,她向王玲霞吐露出自己的心声,而王玲霞心中也有这个疑问。

突然,买巧玲就有了想和王玲霞做个DNA鉴定的冲动,毕竟两人长得这么像,还都是南方抱养过来的。

于是,两人就在医院做了一个DNA,几天后结果出来了。王玲霞和买巧玲竟然是单卵双生的双胞胎姐妹!

这个消息让这么多年的闺蜜两人相拥而泣,她们这么多年相互扶持,早就已经处成*亲的姐妹。

但现在这个惊喜让她们更是觉得人生有了新的希望,当时两人都非常高兴,她们没有想到,这个奇迹真的发生在自己身边。

可是,她们两人的原生家庭又在哪里呢?当初父母为何要将她们抛弃呢?

艰难的寻亲

虽然她们非常想知道,两人究竟为什么被父母抛弃?她们本来的家庭是个什么样子的?

可是她们两人的生活都不是很富足,加上当时网络也没有特别发达,两人就是有心也无力寻找。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玲霞和买巧玲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

这个消息是一个寻亲小组,叫吕顺芳的“吕大姐寻亲网”。

报纸上显示,这些年吕大姐已经帮助一百多人找到了亲人,并且很多失散多年的人都找到了自己原本的家人。

现在买巧玲又检查出疾病,很有可能哪天病情就恶化了,若是那时候自己不明不白就去世了,她实在是不甘心。

因此,姐妹两人就拨通了吕顺芳寻亲小组的电话。

吕大姐听过姐妹两人多年来的传奇故事之后,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也深深感叹两人的缘分。

于是,吕大姐就在电话中教她们准备寻亲的材料,并且告诉她们把自己小时候能够想起来的记忆都描述清楚。

之后,在吕大姐寻亲组的帮助下,姐妹两人将自己的照片和信息全都登记在了报纸和电视上。

本以为寻亲不好找到,但是令她们没有想到的是,寻亲效率竟然非常高。

在寻亲的消息登出来之后,没过多久,就有人联系寻亲小组,说他们就是两姐妹的亲人。

当时两姐妹也是非常欣喜,毕竟已经年过半百,能够找到家人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

因此,她们就十分欣喜去和寻亲的人见面。

然而,事情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顺利,甚至让她们失望。

本来,能够顺利找到亲人是件好事儿。但是在鉴定了DNA之后,她们就失望了,找到她们的人,和她们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

就这样,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有十来个来寻亲的人,但是全都不是她们的亲人,这让她们非常难过。

但是庆幸的是,这个寻亲的消息能够被很多人看到,并且,来寻找他们的人都是善良的人,让他们感到十分温暖。

就在时间已经过了很久了,家住江苏镇江的贾学庆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消息。

贾学庆将这个寻亲报纸收藏起来,看着上面的照片都哭了出来。

因为他发现,这两个人就是自己家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妹妹,他迫不及待想要和妹妹们见面。

甚至这么多年,他都在四处打听两个妹妹的下落,可惜始终杳无音信。

就是一张照片,为何贾学庆能够如此确定呢?

贾学庆表示,这个照片上的两个人,和自己的母亲长得十分相似,肯定错不了。

可是,当初贾家为何要丢弃这对双胞胎姐妹呢?贾学庆真的是姐妹两人的亲哥哥吗?

两姐妹的身世

贾学庆表示,当初是父亲将两个妹妹丢弃的,并且是瞒着自己的母亲。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贾家的儿媳妇又怀孕了,并且是个双胞胎。

因为母亲的年龄并不小了,因此怀着两个妹妹非常辛苦。

加上贾家家境贫寒,因此在母亲生下两个小姑娘的时候,身体状况就变得更加不好。

但好在,家里的其他孩子能够帮着家里分担一些事情。

在两姐妹三岁多的时候,母亲已经是卧床不起了,甚至连饭都不能正常吃。

因此,贾学庆的父亲看着家里的孩子们,非常发愁,毕竟双胞胎的姐妹两人现在什么都不知道呢。

以他自己的能力,家里四五个孩子别说能够照顾过来,就是养活他都养活不起。

何况他们的母亲已经病入膏肓,更需要人照顾。

因此,贾父思来想去,就做了狠心的决定,他要将双胞胎姐妹送人。

当时他的想法非常简单,既然自己家里养不起,不如送到条件好的地方,能够让两个孩子过得好一点。

当时的南方没有北方条件好,因此贾父就打算将两个孩子送到靠北边的地方。

他瞒着自己的妻子,从家里将两个孩子带出来,一直去了南京的汽车站。

南京毕竟是大城市,贾父带着她们来到南京之后,就给两个孩子买了路边的小吃。

然后在繁华的街区上,默默离开了两个孩子。

当时,两个小姑娘非常小,街上人来人往她们却找不到父亲的身影,只能拉着手边哭边寻找。

那时候的人都非常淳朴善良,不久就有人叫了警察来到她们身旁,不过由于年龄小,她们并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更说不出家里大人的名字。

迫于无奈,民警只能将两个小姑娘送到了南京的福利院。

其实,在这期间,贾父一直都躲在远处看着两个女儿,在她们喊爸爸时,贾父更是心痛的哭了起来。

若不是家境困难,谁有舍得丢掉自己的亲生骨肉?

直到看到两个女儿安全之后,贾父才狠心离开。

回到家中,贾母知道后又哭又闹,埋怨贾父狠心,连饭也吃不进去了。

不到半年时间,贾母就因为忧思过度,加上身体本来的疾病,不幸去世了。

但是贾母林临终之前,将孩子们叫到床头,硬撑着对他们交代,一定要把妹妹们找回来。

因此这么多年以来,贾学庆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两个妹妹。

但是他这辈子也不富裕,自己虽然一直在寻找,但是始终没有妹妹们的消息。

直到他看到这个寻亲报纸,看到两姐妹的容貌,他不禁老泪纵横。

但是,当贾学庆联系上两姐妹的时候,她们却不愿来到镇江与贾学庆见面。

甚至两姐妹认为,贾学庆不是她们的亲人,这又是为何?

终得团聚

原来,当贾学庆说出陈年旧事的时候,两姐妹觉得他和自己的记忆有偏差。

因为她们记得,自己被抱养的时候是6岁,可是贾学庆却说两姐妹是3岁多被送走的。

其次,两姐妹认为自己是从上海领养的,可是贾学庆却说两人是在南京。

但是时隔多年,当年的记忆出现偏差也未可知,*重要的是,贾学庆不肯做DNA鉴定。

因为贾学庆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妹妹们,加上他住在农村,去北京做一次DNA鉴定要几千块钱。

农村人哪里舍得花这个钱,因此这个事情就耽误了,并且一耽误就是两年时间。

但是在这两年时间里,她们并没有和贾学庆断了联系,甚至贾学庆生日的时候还邀请她们过去。

直到两年之后,贾学庆的儿子告诉他,现在可以直接将DNA样本寄过去,不用人过去了。

贾学庆赶紧滴血,晒干后寄给了北京的医院,鉴定结果整整等了十天,两姐妹的身世之谜终于解开了。

她们认为不可能的人,真的是她们的亲哥哥,双方都非常高兴。

当结果出来之后,姐妹两人都不敢相信,这么多年来她们还能够再见到自己的亲人,还能够知道自己是谁。

而当初,她们在福利院之后,幸运的被两个不同的家庭给抱养,但是可能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两人都在河南洛阳。

并且两人年少时已经相识,这么多年也算是有个安慰。

因此,当她们找到自己原本的家之后,她们心中和贾学庆家里都非常高兴。

虽然当时父亲是迫于无奈,将她们两人丢弃,但是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她们心中早就没有怨恨了。

能够在有生之年再次见到自己的家人,对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

因此,在确定了身份之后,姐妹两人在寻亲组的陪同之下,一起坐车准备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看看。

而贾学庆那边,他们也对这么久没有见到的亲人十分欢迎

虽然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但是他们还是早早拉了横幅,家里还挂上了红灯笼,甚至准备了鞭炮庆祝。

两姐妹经过长途跋涉,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之后,一家人终于团聚,在街上都是很多人欢迎。

见到自己的亲人之后,他们更是抱着激动落泪,这也算是了了双方*大的心愿。

之后,两姐妹与自己的哥哥姐姐们住了一小段时间,并且表示她们会常回来看看家里的人。

贾学庆在去祭拜父母的时候,也在父母的坟前说了这个天大的喜事,也是了却了他们临终前的悔忆。

两姐妹在亲生父母家里住的时候,也去祭拜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亲,但是她们并不埋怨父亲当时的狠心了。

因为这么多年,虽然她们没有和家人团聚,但庆幸的是,她们遇到的人都是温暖有爱之人。

因此,这么多年她们并没有觉得非常苦,并且养父母对她们都非常好,这可能也是另一种缘分吧。

这世界上虽然没有完全的公平,甚至每个人的人生多少都会有些坎坷,但若能一直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在命运的转折点,世界并不会亏待你。

虽然是经过了半个世纪的颠沛流离,才找到原本的家庭,可生命中的缘分,却在几十年前就以结下。

希望这世间抱养的孩子,都能像王玲霞和买巧玲一样,虽非亲生,但亦能幸福!

2006年5月,一档寻亲综艺节目现场,两个容貌相似的女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正等待着一个对她们来说格外重要的结果。

她们两人一个叫王玲霞,一个叫买巧玲,都是上世纪50年代末被家人遗弃的女童。因为身世和长相太过相似,她们一直惺惺相惜,互相扶持着过了半生,到2006年,两人已经做了彼此的闺蜜34载。

两年前,买巧玲患上乳腺癌。当买巧玲躺在病床上看着死亡一步步逼近的时候,突然想到:她被父母遗弃了50多年,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来自哪里,还有没有亲人,如果就这么死了,那她的人生也太遗憾了。

因此,当病情有所好转之后,买巧玲当机立断,决定开始寻亲。而作为她的闺蜜,王玲霞虽然对自己的身世没有多少探究之意,但只要是买巧玲想做的,她都会去支持。

王玲霞

就这样,两人将买巧玲记忆中的信息整理出来,发布到了各个媒体上。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却一直没有什么好消息传来。买巧玲焦急之余,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一个人寻亲肯定艰难,但如果以双胞胎的名义,特征是不是会大一些?

王玲霞被她的异想天开吓到了:“你就一个人,哪里来的双胞胎?就算以双胞胎的名义找到了,那也肯定不是你的亲人呀。”买巧玲却想着,她们两个人长得这么像,又都是孤儿,有没有可能是亲姐妹呢?如果两人真是亲姐妹的话,那她的想法就是可行的。

幸运的是,两人戏剧性的经历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一位寻亲大姐决定资助她们做DNA鉴定,媒体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将两人邀请到节目做客。就在节目现场,鉴定中心会当众宣布结果。

买巧玲(左)王玲霞(右)

那么,这对相伴30多年却始终没怀疑过彼此身份的闺蜜是真正的姐妹吗?她们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妙的缘分?

血脉相连的姐妹,迥然不同的人生

买巧玲从记事的那天起,就知道自己不是父母真正的孩子。她的父母是一对回族的老人,在买巧玲四五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了20多岁的儿子。抱养自己,可能就是因为家里需要一个女孩儿干活吧,买巧玲总是在想。

“5岁的时候,我就要帮家里打水。是用那种辘轳绞水,当时我还没有井边高,只能垫个小凳子,在上面踮着脚拼命揺。”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这其实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因为他们力气小,如果握不住的话,很容易被辘轳的把手打到井里去。

很明显,在买巧玲的那个家,没有人会关心这一点:“干不好会挨打,尤其是我嫂子,她比我大18岁,常常会打我出气。”买巧玲说,养母虽然爱骂人,但她是脾气不好,自己也能理解。那个嫂子才是虐待自己,让自己有童年阴影的人。

嫂子看不惯她,买巧玲只能勤快一点,尽量减少自己挨打的几率。可她从来不敢张口问家里人要东西,衣服永远是破破烂烂的,棉袄里的棉花总是掉出来,鞋子都是家里人穿坏的,鞋底常常有一个大洞,“就像乞丐一样”。就是这样的买巧玲,却在14岁那年遇到了王玲霞。

买巧玲**次听见王玲霞的名字其实是在一个陌生人的嘴里。那天,她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在叫“玲霞”,买巧玲没在意,那个女孩却突然跑了过来,拽住了她的胳膊:“玲霞,我叫你,你怎么不理我?”

14岁的王玲霞和买巧玲

买巧玲不解,两人聊了一会儿后,女孩才意识到自己认错了人。“实在不好意思,你跟我朋友长得太像了,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就叫她过来,你看到她就知道了。”

王玲霞很快就到了,买巧玲失笑,除了容貌,这个女孩和自己没有半点相似。她的衣服是整洁漂亮的,头上扎着*时兴的花绳,手里还拿着买巧玲见都没见过的好吃的零食。而自己的衣服虽然干净,但洗的颜色都掉光了,还有些破烂。买巧玲突然有些自惭形秽,趁她们走近之前悄悄溜走了。

另一边,王玲霞也开始遇到这样的事情,在学校里,常常有人叫她巧玲,还有一个叫刘俊丽的女孩热情地抱着王玲霞问:“你怎么也转学到这儿了?”

王玲霞非常好奇,真的有人和自己长得这么像吗?为了得到答案,王玲霞拜托刘俊丽约买巧玲来她家见面。见到买巧玲的**眼,王玲霞就傻了,她跟自己长得太像了,不管是眉毛、鼻子还是眼睛,都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

两个女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都不好意思说话。王玲霞更开朗些,忍不住问道:“你、你是哪一年生日?”买巧玲低声开口:“1957年6月18日。”王玲霞笑着坐到她身边:“我是1956年12月18日,那我就是姐姐喽?”

买巧玲惊讶地抬头看了一眼,在王玲霞的感染下,她也开始和对方亲近了起来。两个人越聊越投机,在聊天的过程中,她们发现两人的相像之处远不止于此。

王玲霞(左)和买巧玲(右)

两人头上都有相似的小坑,都有先天性鼻炎,鼻子闻不见味儿,而且,两个人都是O型血。*关键的是,王玲霞虽然是家中独女,受尽宠爱,可她心里一直有一个秘密:她其实和买巧玲一样,都是被父母抱养来的。

“我妈妈对我很好,从来没有说关于我身世的事,可家里那些亲戚每次来都会说:果然呢,吃谁家的饭就长得像谁。我就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了。你不知道,他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别的意思,但这句话就是像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让我知道我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王玲霞的这番话让两个小姑娘有了共同的秘密,也让一向拒人千里的买巧玲对她更加亲近。两人开始常常黏在一起,王玲霞也逐渐发现了买巧玲的窘迫。

王玲霞和买巧玲

有一次,两人上街,买巧玲看着水果摊上的香蕉问王玲霞:“这是什么?”王玲霞瞪大眼睛:“这是香蕉呀,你没有吃过吗?”买巧玲摇头。王玲霞这才知道,买巧玲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香蕉,也没有吃过任何水果。王玲霞买了一袋子水果,掰了一根香蕉递给买巧玲:“没关系,我陪你吃一次,你就知道了。”两人挽着手笑着走远,吃出了一袋子果皮。

过了几天,王玲霞冲妈妈撒娇,把自己衣柜里相同的衣服全部打包了一份送给了买巧玲。此后,每次做衣服的时候,她都会做一件一模一样地送给买巧玲穿。

相依相伴的闺蜜,同甘共苦的朋友

两个人的友情一持续就是34年,这其中当然不止王玲霞的付出,买巧玲对她也是掏心掏肺。

王玲霞十四五岁的时候,把她视作掌上明珠的母亲病重,这给王玲霞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从那天起,王玲霞一直往返在学校和医院之间,每天都要在母亲病床前尽心侍候,熬得双眼通红。

买巧玲心疼她,又感念王母对她的照顾,常常前去看望。一天,买巧玲走进病房,还没开口说话,就听到王母惊讶地问:“玲霞,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是不是忘了带什么东西?”

买巧玲愣了一下:“阿姨,我是巧玲。”王母恍然,随即大笑:“我就说,玲霞去买东西,刚出门,应该还没走到呀,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原来是巧玲呀,快过来,坐到阿姨身边来。”

在病床前陪了一会儿后,买巧玲心里有了主意。她找到王玲霞商量,看能不能让自己扮成她,两个人轮流来照顾王母。买巧玲想,要是以自己的名义去照顾王母的话,王母一定不愿意使唤她,有事也会不好意思吩咐。

在买巧玲的坚持下,王玲霞答应了。从那天起,买巧玲就以女儿的名义伺候在王母的床前,为她喂饭擦身,端屎端尿,没有半点嫌弃。在她的帮助下,王玲霞也轻松了很多。

虽然两个人照顾得很精心,但王玲霞的养父母还是在她16岁那年相继去世。王玲霞从小娇生惯养,父母的离去对她而言就像天塌了一般。

那段日子里,买巧玲一直陪伴在她身边。自从初中毕业,买巧玲就从那个充满着打骂的家中搬了出来,自己一个人在外讨生活。与王玲霞相比,买巧玲更加坚强,小小年纪就找工作养活自己,拿到**笔工资后,她给王玲霞买了一件衣服。

也正因为买巧玲的坚强,两个女孩才得以相依为命地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而从那时起,她们的感情就不再只是普通的闺蜜,更是像家人一般。未来的时光里,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找男朋友,两个人都会寻求彼此的意见,非要对方点头了才行。

1980年,两人相继结婚。结婚之后,两人的感情也没有变淡,反而因为两个人的亲密使两家人亲如一家。2000年,王玲霞相伴20年的丈夫去世,王玲霞和两个女儿顿时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日子过得格外艰难。

那个时候,买巧玲也正遇下岗,家里经济缩水,生活很是拮据,买巧玲就开了一个杂货店。她常常去王玲霞的家中,每次去都要带上一些油盐酱醋,要么就扛上一袋米面。这些东西虽然没有多贵重,但却帮王玲霞度过了*艰难的一段时光。

2004年,买巧玲被检查出了乳腺癌,因为不想让王玲霞担心,一直没有告诉她。可是买巧玲又怕,要是自己真的这样死了,那连王玲霞的*后一面也见不到了。犹豫再三,买巧玲还是给王玲霞打了电话:“我想见见你。”

王玲霞匆匆赶过来,哭着骂了买巧玲一顿:“你给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许瞒着我任何事,不然我一辈子都不搭理你了。”接着,王玲霞就在买巧玲病床前扎下了根,她在病房里支了个小床,每次睡觉前,都要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买巧玲半晌。

真正的身世,陌生的亲人

时间一转来到2006年的国庆节,王玲霞带着身体好转的买巧玲搭乘上了河南洛阳到常州的火车。此刻,她们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情绪都有些激动。

五个月前的那一天,她们在一众观众的欢呼声中得知了DNA鉴定结果:两人确实是血脉相连的亲姐妹,还是单卵双胞胎。两人欣喜若狂,又哭又笑地拥抱在一起。不久后,买巧玲就在网上以双胞胎的名义发布了寻亲信息。两人还上了许多电视节目,争取将寻亲的热度*大化,让*多的人看见她们的信息。

效果非常显著,没过多久就有四五家人冒头。比起之前的杳无音讯,这样的结果让买巧玲喜出望外。她想着,这么多户人家,找到自己亲人的几率一定很大。

可是一连看了几家,核对过后却总是让她们失望。这一次,她们又得知常州可能有自己亲人的消息,这才大老远地跑过去碰碰运气。

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买巧玲忍不住开口:“姐,你说这次是真的不?”王玲霞摇头:“我不知道。说实话,我并没有当年的记忆。你不是说你依稀记得是妈妈送你走的吗?你还记不记得她长什么样子?”

买巧玲说:“很模糊,那时候我才两岁,只记得妈妈把我抱到火车上交给了一个阿姨。你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站在旁边看着我。”王玲霞安慰地握了握她的手,感叹道:“是啊,我们现在都50多岁了,要记起过去的事,哪有那么容易。”

虽然不容易,但她们也只能凭着这一点微末的讯息,大海捞针一般寻找自己失散50多年的亲人。幸运的是,就在前几天,一个名叫李仁广的男人看到了她们发布在网上的寻亲信息,找到了她们。

李仁广说,自己的双胞胎妹妹就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被遗弃的,而他已过世的母亲曾说过自己送走两个女儿的过程和路线,都与买巧玲记忆中的非常相似。上天垂怜,这次有很大可能就是真的。

双方一见面,李仁广当场老泪纵横,他的头发早已花白,激动到走路都是颤颤巍巍的:“你们,你们……”,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买巧玲心头一软,李仁广对她们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久违的家人的温暖让买巧玲感到格外熨贴。

加上遗失的双胞胎妹妹,李仁广一共有7个兄弟姐妹。他将买巧玲两人带回家中和家人相认,五、六十岁的老人们把手紧紧握在一起,让人格外动容。

买巧玲和王玲霞

在这些兄弟姐妹中,确实有几个眉眼和买巧玲两人有些相似,但有几个长得却和她们没有什么相同之处。王玲霞比较谨慎,对亲人也没有那么大的执念,她对买巧玲说:“以防万一,还是做一下亲子鉴定比较好。”

买巧玲有些犹豫,一见到李仁广一家,她就觉得很是亲近,就像回娘家一样。如果做了亲子鉴定,要是真正的家人当然好,如果不是,那顷刻间她就又要失去这么好的一家人了。

2007年3月,买巧玲终于下定决心,让李仁广兄妹将血样寄往河南医科大学。同月,在买巧玲的期待和忐忑中,亲子鉴定结果出来了:双方并没有亲缘关系。

买巧玲有些泄气,更有些绝望。在上世纪50年代末,连续的灾年让大饥荒彻底爆发,大家都很难活下去。因此,那段时间江浙一带被丢弃孩子数目足有5万人,双胞胎也不计其数。所以,即便她们已经找了十几家,但结果却总是让人失望。

“要不然就不找了吧,”买巧玲泄气地说。就在她快要找到绝望的时候,江苏镇江的一个男人突然联系到她。他叫贾学庆,家中有8个兄弟姐妹,50多年前,家里日子过不下去,父亲就背着母亲偷偷把4岁的双胞胎妹妹遗弃到南京。

“那我们应该不是你的家人,你妹妹是1955年出生的,我和我姐姐一个56年一个57年,年龄对不上。而且我记得是妈妈丢的我,不是爸爸。” 听了买巧玲的话,贾学庆并没有失望:“那是你们的养父母不知道你们的真正年纪,胡乱写的。你相信我,你们一定是我的妹妹,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们的照片,太像了,你们过来看一下就知道了,我们兄弟姐妹长得非常像。”

贾学庆有些哽咽:“送走妹妹之后,母亲气急攻心,很快就过世了。父亲也很愧疚,他当时把你们远远送去南京,偷偷藏在角落里,看着警察把你们带走,他是希望你们能够活下去,不至于在家中饿死。”

“可他心里也很愧疚,临死之前一直拉着我的手,要我保证一定要找到你们。这么些年,我每到一处就写下无数寻人启事到处张贴,却一直没有你们的消息,我太没用了。”

看着他这样,买巧玲有些心软,可她不敢抱太大希望,还是决定先做亲子鉴定再说。幸运的是,鉴定结果显示她们确实与贾学庆有亲属关系。

姐妹俩欣喜若狂,连忙收拾东西赶去江苏老家。2011年11月18日,买巧玲和王玲霞终于踩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她们跪在父母的坟前,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相拥而泣。 买巧玲说:“姐,我们终于有根了。”王玲霞笑着看她:“嗯。”她看着买巧玲喜悦的脸,在心里偷偷地说:“其实有没有根都没关系,我只要陪着你就好了。”

你才是我,*爱的家人。


姐妹可以做亲子鉴定吗(兄弟姐妹之间能做亲子鉴定吗)

版权保护:本文由武汉干细胞储存机构原创:http://whnhnc.mb.d55.top:999/dna/13322.html

Copyright@2011-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2020 【武汉诺和诺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9019680号-1 网站地图xml 网站地图html

首页 / 亲子鉴定 / 细胞储存 /服务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