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15-3552 【武汉诺和诺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服务中心,湖北省细胞服务中心主营细胞储存、基因检测

您的位置: 首页>>亲子鉴定

两路口亲子鉴定(两周岁的孩子做亲子鉴定)

2 次浏览 编辑 基因细胞服务中心
2022-11-02


东营那里可以做亲子鉴定

正好我了解到东营市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可以办理司法和个人隐私找到任意机构你可以挑选需要的机构中心下方带有联系方式,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东营市亲子鉴定电话:13535192858(微信同号,需要提前预约)
东营市亲子鉴定地址:东营市东营区西四路641号
东营市亲子鉴定类型:上户口亲子鉴定,个人亲子鉴定,司法亲子鉴定,移民亲子鉴定,入户亲子鉴定,中考亲子鉴定,高考亲子鉴定,隐私亲子鉴定,胎儿孕期亲子鉴定等。
东营市亲子鉴定服务范围: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区、广饶县、利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上户口亲子鉴定,个人亲子鉴定,司法亲子鉴定,移民亲子鉴定,入户亲子鉴定,中考亲子鉴定,高考亲子鉴定,隐私亲子鉴定1300元/样本。胎儿孕期亲子鉴定4500元。
2东营市河口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东营市河口区兴河街33号
3东营为民法医司法鉴定中心
东营市东营区东三路东营市实验小学(南校区)西南侧约70米
4东营市职业技能资格鉴定中心
东营市东营区兰州路东营人才市场
5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
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31号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电话:0546-8779274
6东营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珠宝玉石鉴定中心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1号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7交通事故鉴定评估中心
东营市东营区沂山路金宇都市公馆西侧约80米
8法医学鉴定咨询服务中心
东营市河口区河聚路与湖滨路交叉路口往东约110米
9东营市启程车辆鉴定有限公司
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鲁班公寓东南侧约30米
10东营市顺安二手车鉴定评估有限公司
东营市东营区金盾路蓝天汽车城
11名酒鉴定回收礼品
东营市垦利区帝纱路垦利状元府邸



网友:两路口亲子鉴定

在某些电影电视剧中,人们会看到有些人把杀父仇人当作亲生父亲的桥段。本以为这只是电影情节,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没想到有人真的经历了如此荒唐且奇葩的事情。

从小,陪在张赫身边的只有奶奶、姑姑等人,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父亲也不疼爱他。周围的人还告诉他:“你要离你父亲远远的,不要和父亲有太多交集。”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赫对身世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是被父亲抱养的,自己被亲生父母“抛弃了”,所以父亲对自己才没什么好脸色。

然而,事情的真相比张赫猜想的要复杂得多。当警察找上门,他才知道身世,才明白这些年自己一直在“认贼作父”。这些事实,令他非常震惊,也让他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纠结之中。

张赫

养父和亲生父母是什么关系?张赫为什么会被养父“收养”?得知真相后,他是继续留在养父这边,还是回去找真正的家人?

对身世起疑

张赫,来自河南杞县的一个小伙子,1999年出生。在他20年的人生中,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因为他从未见过母亲。小时候,每当看见其他小孩子有母亲疼爱和照顾,他总是很羡慕,会问奶奶或者叔叔、姑姑,问他们“自己为什么没有妈妈”。大人们的回答是:“你父母离婚了,你跟着父亲生活。”

当时,张赫很伤心,期待着有一天母亲来看看自己,或者某天给他打打电话,让自己听听母亲的声音。但母亲一直没有任何消息,渐渐地,他失望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心里产生了疑问: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即便母亲和父亲离婚了,她应该会来看自己的,怎么一次都没有出现过呢?

没见过母亲,父亲张开勤似乎也是个不靠谱的人。张赫对父亲没什么感情,只见过父亲一次。他从小跟着奶奶、姑姑和叔叔生活,是他们一手将他拉扯大。周围的人经常对他说:“要离你父亲远远的,不要跟他有很多交集”,从他们口中他得知父亲或许不是什么好人。

其实,在张赫四五岁的时候,张开勤因为犯了拐卖妇女罪而入狱,被判处无期徒刑,一直被关在安徽某监狱中。如果不是奶奶等亲属,他变成了孤儿。长大后,张赫冥思苦想了很久,思考为什么父亲对自己不亲,母亲不来看望他。

“难道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是他抱养回来的孩子?

这样才能解释父亲为什么和自己没感情。”张赫心里如是想着,他认为亲生父母“狠心将自己抛弃”,对身世的怀疑与日俱增。张赫不知道的是,亲生父母没有抛弃他,甚至为了留住他、保护他付出了生命。

警察找上门,解开身世谜团

张赫对身世的疑惑,在2019年得到了解答。2019年初,河南商城县的几位民警找到他,询问他父母的相关事宜。虽然他不明白警察为什么会突然找上门调查,毕竟自己没做过违法犯罪的事儿,但他还是一一回答了他们的问题,详细告知了他父母的情况。他想,或许警察听完自己的讲述后,能帮忙找到亲生父母。

商城县警方问了张赫很多问题后,又提取了他的血液。这一下子,彻底把他弄懵了,他不明白警察要自己的血干什么。民警看出了他的不解,告诉他抽他的血,是要去做亲子鉴定,他很可能是“某被害人的儿子”。

民警的话,令张赫非常震惊。多年的困惑有了答案,但这个结果并不是他想要的。虽说他一直怀疑张开勤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可没想到亲生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他有些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更让张赫没想到的事情,还在后面。

没过多久,商城县警方告知了张赫亲子鉴定结果,他的确是多年前一对遇害夫妇的儿子小峰。杞县距离商城差不多400公里,两个地方相距这么远,他怎么到杞县的?张开勤是怎么把张赫弄回家的,他和亲生父母是什么关系?一个个问题,在他的脑海中不停盘旋。

这些问题,商城警方给出了令张赫大吃一惊的答案。原来啊,养父张开勤是杀害他父母的凶手,自己是被张开勤强行带回张家的。养父是杀害父母的仇人,他却认贼作父,电影中的情节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接受不了这个巨大的打击,也迫切地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偶然认识的“朋友”,改变一家人命运

位于河南信阳商城县的上峰村,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在大别山深处。陈军(化名)和妻子蔡芳(化名)就住在这里,不过他们的家离其他村民的房子有些远,属于独栋房子。夫妻俩是本本分分的农民,靠着勤劳的双手,修建了一处瓦房,有三间房子供一家人居住。

蔡芳和陈军结婚后,为丈夫生了一个女儿。但他们一直想要一个儿子,从某些方面来说,夫妻俩的骨子里有些古板思想。10多年过去,儿子还没有影子,两人的年龄又不小了,所以他们很着急。

1999年初,蔡芳的肚子终于有了动静,一家三口都非常高兴,满心欢喜地期待这个孩子的到来。怀胎十月,她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想要儿子的愿望实现了,陈军夫妇沉浸在喜悦之中,给儿子取名小峰。

夫妇俩老来得子,自然十分喜欢小峰,总是想办法给他*好的。虽然陈军夫妇很爱孩子,但没有溺爱他,把他教得很好,很讨人喜欢。后来,女儿10多岁时没有上学了,便出去打工**,想为父母减轻点儿负担,给弟弟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将来走出大山。

女儿出去打工了,陈军夫妇则继续在家务农。一家人生活清贫,但很平静和幸福。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份平静被一个“朋友”打破。

2000年的一天,陈军偶然认识了一个在江湖上行医的朋友。此人叫张开勤,三四十岁左右,懂得一些医术,靠四处行医为生。他是河南杞县人,有一个女儿,是个单亲父亲。张开勤身高不高,只有一米六左右,脸长长的,还有络腮胡,身材矮小瘦弱。

二人在大街上的饭馆里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一见如故。陈军和张开勤聊得很开心,饭吃完后两人就分开了。他以为张开勤只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不会再和对方见面。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2001年,陈军再次偶遇张开勤。热情好客、善良的他,得知张开勤暂时没有落脚的地方,便邀请他到家中作客,收留了朋友。两人的交情不算深,但陈军夫妇对张开勤很好,把他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对待,不但给他提供了住的地方,还给他介绍病人。

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夫妻俩都会介绍他到张开勤那里去看病。在村民们看来,张开勤和陈军夫妇之间的关系很好,他几次来陈家小住,村里人都认识他了。

表面上,张开勤是一个救死扶伤的江湖游医,实际上他是一个恶魔。他在四处行医的同时,也在留意哪些地方有适龄的孩子、妇女可以拐卖。之所以多次去陈军家,也是因为他盯上了小峰。张开勤**次见到小峰时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觉得他非常可爱,也很乖巧,经常对自己笑,也愿意跟张开勤玩儿。

张开勤和妻子已经离婚,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可他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始终是别人家的,只有儿子才能给自己养老送终”。现在他离婚了,没有人给自己生儿子,加上小峰很可爱,他**次见到小峰就心生歹意。

如何才能把小峰带走,让他给自己当儿子?这个问题,张开勤思考了很久。若是他光明正大地和陈军夫妇抢,他身材矮小,力气不大,而陈军夫妇长期干农活,力气比他大得多,硬抢没有丝毫胜算。所以,他得好好谋划谋划。

2001年4月,张开勤再次来到陈军家小住。这一次,他住的时间比较长,因为陈军在干农活时,不小心扭伤了腰。因为朋友是医生,所以陈军就请张开勤多在家里住一些日子,帮自己诊治一下腰。

陈军伤了腰,只能在床上躺着,对张开勤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抢孩子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陈军的提议,在陈家住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寻找下手的时机。

同年5月25日晚上,张开勤给住在西侧卧室的陈军扎银针时,撕下了面具,露出了真实面目。他趁陈军不注意,拿起一旁的锄头狠狠地朝陈军头上挥去。陈军没有想到好友竟是恶魔,来不及呼喊,让妻儿逃离,就没了呼吸。

处理掉陈军后,张开勤立马跑到东侧卧室,打算抱走小峰。他的举动,惊醒了睡梦中的蔡芳。发现有人抢孩子,她立即去抢张开勤怀里的孩子。都说为母则刚,这时的她非常勇敢,同张开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打斗。

但男女在力气上还是有差别的,蔡芳逐渐落了下风。张开勤捡起地上的砖头,对着她的头猛砸。蔡芳倒在了血泊之中,他来不及给小峰穿好衣服,立即抱着孩子离开了村子,往镇上走去。

因为一个朋友,陈家所有人的命运被改写。

艰难追凶,开棺验尸找人,嫌疑人浮出水面

5月26日,村民们发现陈军夫妇不幸遇害,一岁多的小峰和游医神秘失踪,马上报警。下午六点多,商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民警都快要下班了,接到群众报警,说上峰村有一对夫妇遇害。他们立即组织人手赶往现场,调查取证。

民警仔细勘察了陈家,找到了嫌疑人作案的工具等物品。经过研究分析,他们得出结论:嫌疑人是熟人作案,目的是抢孩子。通过地毯式走访村民和陈家的亲属得知,那游医的嫌疑非常大,但其他人并不知道游医的姓名等信息,只知道他说话是北方口音,还夹杂着湖北那边的方言。

民警走访村民

在那个年代,监控很少,更何况是偏僻的农村。所以,民警只能根据村民们的描述,请刑侦专家画出嫌疑人的大致画像,然后根据画像找人。中国有上亿人,要想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来历的人,如同大海捞针。即便这条路很笨拙和艰难,面对重重困难,商城警方始终没有放弃。

6月9日,警方得到了一个重要线索。来自湖北麻城一位姓朱的司机说自己于5月26日那天早上六点多,在福田河镇106国道边两路口村见过画像中的人。那天早上,他看见男子急匆匆地抱着孩子,行为很奇怪,孩子被男子照顾得很不好。

孩子没穿衣服,袜子也没穿。朱师傅的妻子看不下去了,找来儿子的衣服给孩子穿。随后,他乘坐朱师傅的车去了河南新县沙窝镇街道。朱师傅夫妻俩当时还在奇怪,当父亲的怎么这么不会照顾孩子,没想到他竟然是杀人犯。

得知这个重要线索,商城警方立即对沙窝镇进行地毯式搜索。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找到张开勤。其实,狡猾的张开勤残忍杀害陈军夫妇后,先逃到了麻城,再去了长沙,在长沙待了几个月,抱着小孩回到河南老家。

对外,张开勤称小峰是自己的儿子,给他改名“张赫”。家里人很奇怪,张开勤什么都不说,把孩子丢给老母亲抚养,自己又出去当游医了,很少回来,不想看到小峰。两年后,他因拐卖妇女儿童被判处无期徒刑,孩子就跟着奶奶和叔叔等人生活。

张家和村子里的人都没见过孩子的母亲,为了不让孩子伤心,他们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另一边,陈军夫妇遇害,儿子失踪,令陈军的女儿、哥哥非常伤心,他们曾试图自己寻找小峰,但没有结果。

多年来,商城县公安局一直没有放弃追查凶手。他们走访了5万多人,仍没有找到游医。随着社会和刑侦手段的进步,他们决定换一种方式查案,从丢失的小峰入手,用陈军夫妇的生物样本去寻找孩子。

提取陈氏夫妇的生物样本,意味着要开馆验尸。对一些思想保守的亲属来说,他们很难接受,因为他们一直讲究“入土为安”。

2018年,警方抱着忐忑的心态找到陈军的大哥、女儿等亲人,告知他们警方此行的目的。意外的是,他们没有反对警方的做法,反而很支持。他们表示,想早点儿找到小峰,让他和他们团聚,也让去世的陈军夫妇安心。

被害人陈军的大哥

得到了陈家人的同意,有关工作人员提取了陈军夫妇的生物样本,将样本送到基因库中,和亿万人的DNA进行比对。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们找到了一个跟陈军夫妇样本高度吻合的样本。没错,那人就是张赫。

紧接着,警方了解到张赫是从外地被“父亲”抱回来的。他们立即赶往杞县,对张赫进行调查,以及取他的DNA进一步确定其身份。当然,警方也去见了张开勤了解张赫被抱养的相关情况。一看到他,民警们惊呆了,他的长相、身材跟画像高度相似。也就是说张开勤是他们苦苦寻找了多年的那个游医,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一切真相大白后,2018年8月29日,张开勤被商城警方带回当地受审。他对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供认不讳,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对张赫来说,养父变杀父仇人,自己被迫认贼作父20余年,给年轻的他造成了严重的心灵创伤。当地警方给他安排了心理**,他逐渐接受了这一残酷事实。

虽然奶奶对他很好,但他无法原谅张开勤对自己、父母做的一切,选择回到陈家人身边,并改回了原来的名字。但是,他会报答奶奶等人的养育之恩。他回到陈家时,姐姐、伯伯等人非常高兴,姐姐紧紧抱着他不肯松手,止不住地流眼泪。之后,他祭拜了亲生父母。陈军夫妇在天上,也是欣慰的吧。

张开勤因一己之私,对陈军夫妇痛下杀手,抢走孩子后又对他不管不顾,其罪行难以饶恕。生活中,交朋友要慎重,人心隔肚皮,在没有了解清楚他的为人之前,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更不要将他带回家中,避免发生类似的悲剧,防人之心不可无!除此之外,只要孩子听话有孝心,女儿同样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反之儿子不一定靠得住。像重男轻女这种落后的老思想,应该被社会淘汰。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结束了,喜欢的朋友请不要忘了点点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但这份热情没有持续太久,刘金心觉得生母对自己有点“冷”,微信聊天时,有时会不回消息,有时是一个“哦”,还有时她会打电话过来,长篇大论地说教,告诉他“一定要好好工作,过正常的生活。”

全文5822字,阅读约需12分钟

▲朱晓娟和刘金心。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 王双兴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柳宝庆

刘金心想象中的认亲场景,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双方抱头痛哭,涕泪横流。

现实是另一番模样。2018年2月6日,刘金心迈进派出所会议室的门,生母朱晓娟坐在人群里,对视,母子二人都扯出有点尴尬的笑。她说,过来坐,他点头。

26年前,刘金心被保姆偷走,杳无音讯;几年后,河南高院出具的一张错误的亲子鉴定为朱晓娟送回一个“假儿子”。两人的生活按照被修改的轨迹向前,又在26年后被再次打乱:保姆将刘金心送了回来。

消失的26年,在母子之间留下了难以缝合的伤口,相认至今的一年半时间里,他们互相靠拢、试探,又掺杂着失望、自卑、敏感和刻意疏远。

▲南柯一梦:保姆偷子亲子鉴定出错的27年人生。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

母子

刘金心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

前不久,他辞掉了南充的工作,来到成都,准备和表哥一起开火锅店。

生母朱晓娟不知道这个消息,电话里,儿子轻描淡写:“上一份辞了,现在在成都,餐馆里打工。先不说了,和朋友吃火锅。”

她不信,“真去餐馆打工的话,晚饭时间正是忙的时候,怎么可能有空去和朋友吃火锅呢?你说他是不是在撒谎?”在朱晓娟印象里,光是2018年,刘金心就换过好几份工作,每次都是工作个把月就回家待着,“游手好闲”。

在刘金心看来,那段时间是他的调整期,生活的变故接二连三,心态不稳定,经常要靠酒精麻痹自己,“一沾酒就停不下来,必须把自己灌趴了。”随之而来的是胃穿孔和胃出血。

朱晓娟知道他酗酒的习惯,以至于挂掉电话后猜测:他说不定还在南充,辞了职混日子呢。

事实上,二百多公里外的成都,刘金心和表哥正在筹备新开的火锅店,在开业前,他们要把同一条商业街上所有竞争对手的店都尝一遍,然后开始打有准备的仗。

在“**步还没踏出去,能不能成功还说不定”的阶段,他不打算和朱晓娟多说。店铺装修、前期宣传、联系供货商,至少得忙一阵子。6月14日下午,几位股东从广东来成都,看门店,聊规划,刘金心回到住处已经将近凌晨。

他如今很少主动和家人联系,“说实话,我现在很难相信任何人,我生母、我养母、我身边的朋友,都得防着。”28岁的男生从淡蓝色盒子里抽出一根芙蓉王,深吸一口,然后趴在窗台上,一点一点吐出去。

和生母朱晓娟上一次见面还是春节的时候。偶尔两个人会通电话,但往往是母亲说,儿子听。

“你不要好高骛远,要好好工作,你是个男人,*起码要养活自己,没有人能养你一辈子。”

“嗯。”

“你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的阴影里,别人拉你,你要爬。”

“晓得了。”

后来朱晓娟不怎么说了,怕他烦;刘金心坦言,确实烦。

和养母何小平的联系也不多。来成都前,他和养母都生活在南充,住所只相距五六公里,但他严格把控频率,每隔一两个月回去一次。“时间长了不回去不太好,太频繁了也不合适。”刘金心说,成长环境甚至整个人生都被改变了,不恨是不可能的。

何小平的家,在南充市区一个菜市场旁,老式居民楼的护栏上挂着尚未晾干的衣服,窗台上的盆景长得茂盛。邻居说,她如今在一家茶馆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很少和其他居民打交道;小女儿已经结婚了,第二次婚姻遇到的丈夫比她年纪大,如今已经退休,而刘金心的身影,只是偶尔会出现在这里。

▲刘金心养母如今的住处在一个菜市场附近的居民楼。新京报记者王双兴摄

朱晓娟说,何小平如今处于“居住监视”期。去年认亲时,刘金心考虑到养母对他二十多年的养育,请求生母朱晓娟签了“免责书”。据媒体报道,如今重庆警方未立案。

6月13日,记者见到了何小平,西南闷热,她穿了一条浅色连衣裙,撑着遮阳伞。说话时嗓门大,操着一口浓郁的南充方言。

前不久,因为一句“毕竟我们两个人(她和朱晓娟)一个儿子,就当走亲戚吧”,她很快被卷入舆论浪潮,愤愤不平,于是表示“什么都不可能再说了”。

在刘金心的回忆中,他和养母“合不来,从小到大说的话都很少”,何小平脾气大,一言不合就会骂人、贬低人,很长一段时间里,刘金心甚至怀疑自己真的会像她说的那样,一事无成,这辈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失而复得

明知道假设毫无意义,朱晓娟还是常常忍不住想:要是当年刘金心没有被偷走,两个人的生活都不至于是如今的境况。

1992年,趁朱晓娟夫妇不在,家里的保姆偷走了一岁多的婴儿,在那之前,保姆的两个孩子都接连夭折,按照村里的迷信说法,她需要抱一个孩子回来“镇命”,才能在日后养活自己的孩子。她带着捡来的身份证去了劳务市场,应聘成为保姆,然后抱回了刘金心。

出事时,朱晓娟在上班,丈夫在出差。他责备她“没把孩子看好”,她反击他“还不是你找回来的保姆”,夫妻关系开始有了裂痕,它像炸弹一样埋在生活中,随时爆发。

唯一容易达成共识的是找儿子。此后三年,朱晓娟夫妇四处奔走,打听孩子的下落,哪有线索就往哪去,前后跑了二十多个省份。

1995年,他们生下了小儿子,同一年冬天,在河南寻亲时得到消息,兰考县解救的一批被拐儿童中,有一个名叫盼盼的孩子,年龄和长相与朱晓娟夫妇丢失的儿子相近。朱晓娟夫妇通过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了亲子鉴定,如今那份两页纸的鉴定书已经变得破旧,在1996年1月15日的落款上方,一排小字写着结论:盼盼与朱晓娟夫妇有生物学亲子关系。

这个日后被证明并非亲生的儿子结束了朱晓娟夫妇的寻子行动。歉疚,加上失而复得的喜悦,让他们尽*大努力弥补盼盼。

▲1995年,盼盼送回时的亲子鉴定。受访者供图

▲1995年,盼盼送回时的亲子鉴定结论。受访者供图

再也不敢请保姆,于是把小儿子送到奶奶家,夫妻俩全心照顾盼盼。

盼盼性格调皮,上课坐不住,下课爱惹事,朱晓娟就每天亲自接送,监督他写作业,课余时间让他学书法,磨合性子。七八岁的时候,盼盼开始喜欢唱歌,朱晓娟就带他到两路口的少年宫,报名了音乐培训班。后来觉得画画挺稀奇,于是在素描班和水彩班也报了名。十多岁的时候,盼盼看到班上有人学跆拳道,回家和妈妈说也想学,能锻炼身体也不错,朱晓娟同意了。

在月薪几百块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朱晓娟给盼盼买了一千多块的圆号和将近四千块的萨克斯,一对一的老师,课时费要50到80块,“就想着那几年他在外面受了很多罪,那些缺失能不能在其他方面给补上,所以他想学什么就支持他去学。”而送去奶奶家直到小学毕业才接回来的小儿子,从来没培养过什么业余爱好。

当时,计划生育政策如火如荼,迎接盼盼回家后,这个二孩家庭不得不承担几百元的罚款,盼盼爸爸原本在警备区担任干部,后来也被调任到地方,成了银行里的小职员。

小孩成长步履不停,家里开销越来越多,经济压力越来越重。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盼盼爸爸借助在银行工作的便利,很早接触到了计算机,并且开始炒期货。

夫妻关系的裂痕越来越大,僵持几年后,以离婚告终,两个读中学的儿子由朱晓娟抚养。

朱晓娟一边在医院工作,一边**卖保险赚外快,加上家人的接济,生活得以周转。两个儿子陆续大学毕业,一个在金融行业工作,一个在汽车公司做销售,朱晓娟觉得,自己“熬出来了”。

被偷走的26年

“假儿子”盼盼在还算优渥的环境里长大时,“真儿子”刘金心正在经历那段日后不太愿意回想的童年。

被保姆偷走后,刘金心到了南充农村,保姆很快外出打工,把他交由养父照料。印象里,养父是一个脾气暴躁的男人,“打得啊……”刘金心皱着眉回忆,不再继续说了。

他向我演示了一个六七岁男孩的恐惧。挺直腰板,并拢双腿,垂着眼睛,手放在膝盖上,“只要听到他摩托车的声音,我就规规矩矩坐在客厅门边,不敢动。”

▲刘金心小时候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那些年他被四处寄养,有时在姑姑家,有时在外婆家,也有时在舅公家,飘来飘去,但生活“还可以”,温饱能得到基本保障,亲戚在监督自家小孩写作业时“顺便管一下”刘金心,也是在那段时间,他学会了逃学、抽烟、上网吧、打游戏。

初二那年,刘金心打算辍学到长沙去找当时网恋的女朋友。“考虑清楚了,以后别后悔,也别怪我就行。”养母说。刘金心拿到了一张火车票和一张银行卡,开始打工。

女生在洗脚城工作,到长沙后,刘金心也开始学习足疗、保健。可能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他在恋爱时尤其喜欢比自己年纪大的女孩子,“特别是十多岁的时候,找女朋友就要找小姐姐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喜欢比自己大的、姐弟恋,觉得挺安全的。”刘金心说。

后来的日子里,刘金心去过江西,也回过四川;卖过眼镜,也在涂料店做过接待。在他右侧的锁骨上,蜿蜒着一条几厘米长的疤痕,那是在广西打工时留下的。当时,刘金心在下班回宿舍的路上,途经贩鱼的摊位,脚下一滑摔倒了。十几岁的男孩子没当回事,回宿舍躺到床上休息,没多久发现自己起不来了,伸手摸摔伤的锁骨,摔成两截的骨头已经错位了。

同事给老板打电话,刘金心被拉到医院做手术。再后来,工作黄了,他拿到一笔补偿金,打算回南充。

临走前一晚,刘金心和朋友去网吧打游戏,困了蜷在沙发上睡觉,醒后发现钱不见了,连放在旁边的鞋也不见了。报警,警察建议去救助站;又打着赤脚到了救助站,和孤儿、流浪汉、智力残疾的人等等挤在一起,从柳州到武汉,再到贵阳、重庆,一站一站,二十多天后回到了南充。

许多年后,刘金心回重庆认亲,生母朱晓娟陪他逛解放碑、朝天门、七星岗。在刘金心离开的日子里,这座城市飞速发展,轻轨网络不断扩张,曾经的城郊、农村,也都立起了钢铁森林。小时候住过的警备区家属楼早就被拆迁,新的大厦笔直,那里成了整个重庆*繁华的地段。

“这些年来过重庆吗?”朱晓娟问。

“没。”想起曾经的落魄,刘金心没说。

“旧的伤疤被撕开”

按照既定的轨迹,刘金心会像许多人一样,打工、结婚、生子。

转折发生在2017年。他和当时的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因为双方家长没有提前沟通充足,在定亲当天,许多琐碎的细节让女方家长不满,*终,8万元的彩礼成了压死骆驼的*后一根稻草,那年7月,刘金心想着“长痛不如短痛”,和女朋友分了手。

那段时间,工作的地方换了“掌权的”,也不怎么顺心。刘金心干脆辞了职,待在家里酗酒。

脑袋里胡思乱想,又不知道在想什么。时而后悔做出了分手的决定,过后又觉得那是必要的;时而担心自己的处境,过后又觉得想也没用。喝酒,睡觉,无所事事。没过多长时间,刘金心意识到自己“精神上面出现问题了”。

夜晚猫和老鼠发出声音,刘金心觉得是来害自己的;耳朵里出现幻听,经常有歌声,并且不受控制地自言自语;抱着酒瓶子躺在沙发上,越来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间久了,也觉得别人在戴着有色眼镜看自己,邻居是不是觉得我不行?继父是不是也看不起我?养母在客厅里和舅舅打电话,是不是在说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刘金心崩溃了,去看精神科医生,抱回一堆**焦虑和抑郁的药。

那段时间,刘金心很快从110多斤长胖到了130多斤,肚囊鼓起来,头发和胡须也无心打理,生活一片狼藉。

低谷期尚未走出来,第二重打击又紧接着来了。

养母瞒着他去了重庆,通过媒体寻找刘金心的亲生父母。起初的说法是“看了一档寻亲节目受了感动,想要赎罪”,后来的说法是以为过了二十年的刑事诉讼期不再受法律追究,再后来也曾在一档节目中如此阐述:“他没有事每天就睡在床上边耍电脑边喝酒,喝醉了就睡,大瓶子小瓶子到处都是……现在你肯定婚也没法结了,我也没法管你了,算了,我还是去给你找亲生父母。”

新闻当事人刘金心是通过看新闻得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新闻。朋友发来一个链接,里面讲述了一个曾经偷走小孩的保姆打算把小孩“还”给亲生父母,个人信息和照片翔实,刘金心就是那个曾经被偷走、现在被还回来的小孩。

“找到亲生父母是好事,但是至少等我生活、心理各方面都好起来了,现在这种状态下……”他重新抱起酒瓶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瓶接一瓶。

没过多久,亲生母亲朱晓娟被找到了。不似其他寻亲成功的母亲一样激动,朱晓娟蒙了,和刘金心一样,难以接受。

很久以前,朱晓娟成长在一个殷实的家庭中,她人长得漂亮,成绩好,被父母师长宠爱。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千军万马中过了独木桥,考上重庆医科大学,并且在毕业后进入医院,“是中级职称晋升*早的,领导很看重”。

但之后的日子,经历了结婚,丢子寻子;离婚,养子育子,从此和“母亲”这个身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生活的重心,全都落在培养儿子身上;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全都寄托在儿子的成功上。“虽然放弃了我的事业,但是把两个小孩养大了,小孩也是我的成就;而且他们两个有出息了,实际上对我今后的生活来说也好。”于是放弃过出国的机会,经历过经济上的困窘,早早长出白发,用十多年的时间,将两个儿子送进大学,又送进职场。朱晓娟觉得,“终于熬出来了。”

没想到就在这时被告知,她付出很大精力和情感培养的儿子是“假”的,而“真儿子”,正在落魄不堪地过活。

在采访中,朱晓娟讲起以前的生活,弯着眼睛,笑容可掬。小儿子打小聪慧,但偶尔贪玩调皮;大儿子憨一些,也更黏人,十几岁时还会跑去母亲房间睡,朱晓娟调侃:“你好不好意思,这么大的孩子了。”儿子撒娇:“睡一下嘛,我是你的取暖器。”

就像那间三居室里没有属于刘金心的房间一样,朱晓娟对孩子的称呼也被另外两个男孩子占满。和刘金心在一起,她叫他“心心”,和旁人提起,则是“那个刘金心”,同时出现的表情,往往是蹙眉。

如今,朱晓娟的大部分精力用在诉讼上。去年7月,她正式起诉河南高院,今年5月底,案件进入“证据交换及庭前调解”阶段。

“旧的伤疤被撕开了,再撒一把盐。不对,应该说是再洒上酒精,疼得要命的。”这位曾经的医务工作者说,她希望河南高院为这些伤害负责,诉求是290余万元经济赔偿。

心有芥蒂

母子之间隔着消失的26年,血缘之亲也掺杂了尴尬和各怀心事的疏离。

不过,认亲伊始,刘金心对亲生母亲还是存有期待,“不管是怎么样,这么多年没得过母爱什么之类的,对吧?有时候还是有点渴望的那种。对吧?平时不会表达出来,但是有时候还是心里会想。”

2018年2月,母子聚在一起过春节、逛街、买衣服。和生母走在一起,刘金心会主动挽着她的手,这是以前二十多年里,和养母从未有过的。

聊天,多数时候是刘金心在说,讲自己这些年经历过的事、吃过的苦,“倾诉,像**枪一样,啪啦啪啦地,全都扔出去了。”

回到南充后,两个人保持微信联系,每隔一段时间,朱晓娟的微信里就会收到刘金心发来的消息,字不多,常常是:妈,想你了。

但这份热情没有持续太久,刘金心觉得生母对自己有点“冷”,微信聊天时,有时会不回消息,有时是一个“哦”,还有时她会打电话过来,长篇大论地说教,告诉他“一定要好好工作,过正常的生活”。

在生母的家中,刘金心见过“另一个自己”——曾经被错误亲子鉴定送回的男孩盼盼,他个子高,人长得帅气,“说一点都不自卑是不可能的,文化程度、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培训,各方面综合起来,肯定是有差距的。”刘金心说。那次见面,朱晓娟的小儿子、刘金心的亲弟弟也在,三个男孩聚在一起,话不多,有一搭没一搭地随便聊聊,刘金心觉得尴尬。

寻亲目的,也一度是这段关系中的敏感词。在一次家庭聚餐时,外婆对三个男孩子说,你们都是我的外孙,以后结婚的时候,我都会表示表示。

刘金心当场急了,为了这件事,还和朱晓娟吵了一架。朱晓娟觉得他不懂事,他觉得生母一家对他心有芥蒂:“好像我来认亲有什么别的目的似的。”事后又反思,可能那段时间自己确实太敏感了。

和房子相关的事也让刘金心头大。养母试图卖掉刘金心名下的房子。养母撺掇刘金心去打探生母的房产。生母因为这件事怀疑刘金心寻亲的初衷。生母嘱咐刘金心一定要守住养母买给他的那套房……

朱晓娟觉得,刘金心被保姆“养废了”,不爱工作,经常辞职,还酗酒、打游戏。“我们家没有像这样的人,两个小孩,包括孩子父亲,都是很勤快的人,但是他怎么回事?我感觉是保姆从小没有给他一个正常的家,像流浪汉一样在外面飘,飘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就养成了那种不自律、游手好闲的性格。”

刘金心早就得知了生母的此类想法,他甚至有些后悔,不该在刚刚认亲时倾诉那么多,在他看来,如果当时少说一点,生母对他的轻视可能也少一点。

后来,刘金心开始刻意与生母疏远。不再手牵手走路,很少发“想你了”,也尽量不去无所顾忌地倾诉,2018年,每到节假日会去重庆和家人团聚,但2019年以来,他开始主动降低联系的频率,上一次见面,还是春节的时候。

6月15日,记者和刘金心坐在成都东郊的咖啡馆里闲聊,电话响了,是生母那边的外婆。“晓得了,晓得了,我能上啥子当了?要得要得,好好。”挂掉电话,他表情夸张地说,这是今天打来的第三个电话了。

如今,不管是养母那边的家人,还是生母这边的亲戚,外婆是唯一和刘金心联系*多的。他回忆,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如今糖尿病、高血压,眼睛也不怎么看得见,本来身上就没有太多钱,春节时还是掏出了一千块交给刘金心。那次,他在外婆家看到她保留着他出生时医院给的小铜板,刻着1991年3月7日,是他的生辰。

“想到这些心里会舒服一点,至少还有人关心我。”刘金心说。

去年,刘金心还会控制不住地酗酒,如今,他说自己“慢慢醒了”。“为自己也好,证明给别人看也好,先让工作有些起色。”

更长远的规划,可能还是会回到南充,“只有那栋房子是属于我的,其他什么都不是,属于自己的才是*真实的。”

来源: 新京报


两路口亲子鉴定(两周岁的孩子做亲子鉴定)

版权保护:本文由武汉干细胞储存机构原创:http://whnhnc.mb.d55.top:999/dna/3907.html

Copyright@2011-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2020 【武汉诺和诺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9019680号-1 网站地图xml 网站地图html

首页 / 亲子鉴定 / 细胞储存 /服务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