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亲子鉴定的原理是什么?如何确定两人有亲缘关系?
人类的基因组在结构上是稳定的,但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异。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基因组DNA的序列一直在不断变化,所以不同种族和不同个体的基因有一定程度的差异。除了同卵双胞胎之外,没有两个人的基因组是完全相同的。
一个正常人有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中有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被称为等位基因。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一些人体组织,提取十多个到几十个DNA位点来做检测。如果等位基因上的基因与父母双方相同,则认为是亲子关系。如果有三个以上的DNA位点不同,就可以排除亲子关系。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接近100%,确认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99%。我们知道,DNA是包含各种基因的遗传物质。我们的各种表型,或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一个群体中的两个个体之间存在着许多遗传差异,以至于他们看起来不一样。
一般关系越远,遗传差异越大;关系越近,遗传相似度越高,例如,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遗传相似度越高(见图)。测试一个基因就是对它进行测序。我们知道,对一个人的30,000多个基因进行测序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费用很高。所以现在DNA鉴定只选择某些基因的某些位点进行分析,所以只要测试全部或部分基
因,然后通过比较就可以知道两个人是否有关系。理论上说,检测的基因越多,就越准确。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做dna亲子鉴定各占父母百分之多少?
做dna亲子鉴定各占父母百分之99.9以上才能出结果。DNA亲子鉴定就是利用法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
DNA亲子鉴定:也叫亲权鉴定,是法医物证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鉴定是指运用生物学、遗传学以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根据迭传性状在子代和亲代之间的选传规律,判断被控的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否亲生关系的鉴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确认父子关系的,如果-方提供的证据能够形成合理的证据链条证明双方存在血缘关系,另一方没有相反的证据又拒不配合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一方的主张成立。
亲子鉴定的主要有三类人群,一是家庭出现危机、夫妻感情不和等的家庭;二是单亲鉴定的,即主要因男方怀疑单独带着孩子前来鉴定的;还有一类是移民,按照**相关规定在内地结婚生子,必须做亲子鉴定。
亲子鉴定的常见用途如下:
1、已婚夫妇,丈夫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亲生子;
2、未婚生育子女的生父确定;
3、怀疑医院产房育婴室调错新生婴儿的身份确认;
4、失散家庭成员亲缘关系的确定及被拐或失散儿童的认领;
5、被领养的孩子与亲生父母关系的确定。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十九条父或者母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否认亲子关系,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否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父或者母以及成年子女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
亲子鉴定与细胞核里的哪个结构有关吗?该结构有何特点
能用于亲子鉴定的只有细胞核DNA,通过检测DNA上基因位点多态性,确认孩子和可疑父亲之间是否存在亲生血缘关系的方法.
还有线粒体DNA,该DNA是母系遗传的,故只能用于同一母系血缘关系的鉴定或上述亲子关系鉴定的辅助手段.
家庭结构怎么写?
家庭结构理论认为家庭结构就是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其间具有某种性质的联系,怎样相互配合与组织,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而形成的家庭模式类型。依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观点,家庭结构重心与核心在于家庭结构中的基本三角,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在婚姻契约中不仅包含一种关系,而是包括两种相关联的社会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的三边,是不能短缺的、而“丁克”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基础上的,只包含一种社会关系,耶夫妻关系,只是单纯的横向家庭关系。它是在主干家庭与核心家庭为主流的这个大背景下对家庭结构的有益探索,而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
中美家庭结构差异,很明显的有:“丁克”家庭的形成原因。在美国可以因为不想生而丁克,而在中国是因为没的生而丁克。因为中国的都想生孩子。
这可以作为从文化差异方面写中美家庭结构差异的一个面。
至于楼上说的那些其实理解上不正确。
在感情上亲情相对淡漠,其实是不对的。只是在美国,人们认为亲情的表达方式是让孩子自己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才是爱孩子的表现。
美国人认为只要对方没有提出需要帮助,就不应该给于对方帮助。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觉得也许那并不是孩子自己的意愿,而是我强加给孩子的。这样孩子会失去独立完成事务的能力。
这对家庭结构的差异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是美国会有因为不想生就可以不生孩子而形成丁克家庭的基本原因。
当然可以拿来写作的面,还有很多。我只提供一个面,让你从这方面开始思考。这样也是为了培养你独立思考的能力
顺便提一句,论文的写作不一定非要参考书籍。你可以用杂志作为参考。或者使用比较权威的文章。
网友:亲子鉴定的家庭结构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
□ 本报通讯员 阮隽峰
看着10个集装箱的鱼翅,法医张素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毕竟要从这么多的鱼翅里寻找“濒危野生鲨鱼”的鱼翅犹如大海捞针。
今年1月,海警部门委托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司鉴院)为不久前刚刚查获的一批走私鱼翅做种属鉴定,以确定这批鱼翅中是否含有濒危野生鲨鱼的鱼翅,以便更好地打击犯罪。
记者了解到,司鉴院法医物证学研究室在5年前就已经布局非人源DNA鉴定,先后完成了相关项目的科学研究、技术攻关、设备配置,直至建立了非人源DNA鉴定实验室。从2020年开始,首次把“非人源DNA鉴定”列为法医物证鉴定的常规业务范围。
“非人源DNA鉴定包括对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人类以外的样本进行同一性鉴识、种属鉴定以及亲缘关系鉴定等,有点类似于给动植物做‘亲子鉴定’。”张素华是业内青年拔尖人才,她所在的团队也是科技创新领军团队,研究实力雄厚,技术攻关能力出众。根据研究团队的安排,由她主要负责非人源DNA鉴定的技术攻关和具体鉴定业务。通过几年的摸索,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然而,等张素华和同事们赶到存放扣押走私鱼翅的现场时看到,装满鱼翅的蛇皮袋一个个分散堆在10个大集装箱里,由于长时间的海航运输,绝大部分鱼翅都已变质,一些腐败严重的甚至还有蛆虫在爬行,每个集装箱里都散发着浓烈的恶臭,即使戴着口罩,穿着防护衣,大家也还是被熏得不轻,身上的味道几天都散发不出去。
鱼翅是一种名贵食材,自古以来深受人们追捧,然而制作鱼翅需要从活生生的鲨鱼身上割下鱼鳍,失去鱼鳍的鲨鱼几乎等于被判了死刑。看着眼前这10个集装箱的鱼翅,一向热爱自然与动物的张素华暗下决心,一定要查清这些鱼翅的“身世”来源,依法打击那些犯罪分子。
“如此大数量的鱼翅,要进行完全鉴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团队商议以后决定进行抽样鉴定。”张素华说,在海警警员的帮助下,她和同事们一起将鱼翅从集装箱内搬出,光这个流程就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
时值一月,天气阴冷,但张素华和同事们还是累得汗流浃背。
经过称重和统计,本次扣押的鱼翅重约4吨,被分装在137个蛇皮袋中。张素华和同事们决定从每一袋鱼翅中抽取两份样本,之后统一送回司鉴院进行鉴定。
好不容易完成鱼翅数量的统计,但在取样上又遇到了麻烦。“鲨鱼鱼翅的生物细胞含量本就非常稀少,加上大多已经变质腐败,取样就得更加小心,否则二次破坏将导致无法正常提取到有效DNA。”张素华说,“鱼翅软骨中的细胞含量相较于其他部位更集中,也是*容易提取DNA信息的部分。我们在仔细检查后,决定从这个部位进行取样。”
提取鱼翅软骨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张素华他们要先对所有鱼翅进行严格的消毒清洁后再将其泡发,*后才能进行取样。鱼翅的软骨很纤细,为了不破坏样本只能慢工出细活,他们几乎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完成了全部鱼翅样本的取样工作。
得到了可用的样本,接下来就是进行正式的种属鉴定。
“生物种属鉴定通常会从鉴定外观或DNA入手,但这次送检的样本只是鱼翅上的一小部分,难以从外形上进行辨别,我们只有通过DNA比对,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果。”张素华说,他们选择了对鱼翅组织中的两段线粒体基因进行PCR扩增。
PCR扩增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扩增,哪怕只是一丁点DNA,都能用PCR加以放大,十分适合鲨鱼鱼翅的鉴定。通过这一技术,张素华他们成功地在135份样本中提取到了可供比对的基因序列。
提取到基因序列,下一步就是进行序列比对。“序列比对是基于生物学中的序列结构,如果将核酸序列和蛋白质一级结构上的序列都看成字符串的话,通过字符串之间的比对就能检测序列之间的相似性。”说起自己的专业,张素华头头是道。
他们通过软件将提取的样本基因序列与国际公认的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内记录的鲨鱼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样本基因序列与数据库中记载的一种名为大眼长尾鲨的鲨鱼基因序列相吻合。
大眼长尾鲨又称深海长尾鲨,在中国台湾沿海的热带水域有所分布,自然世界保护联盟2018年将这种鲨鱼列为易危动物,同时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所列物种。
为了增强序列比对结果的科学严谨,张素华等人还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法为鉴定提供支撑。
“‘系统发育树’是生物信息学中描述不同生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可以实现对某一段基因序列的溯源。”张素华通过实验发现,样本的基因序列与大眼长尾鲨的基因属于同源,进一步验证了软件比对的结果。
通过比对,张素华和她的同事们*终确定,接受鉴定的135份样本中有97份样本属于大眼长尾鲨。经过换算后,司鉴院出具鉴定结果报告,认定海警扣押的总共4吨鱼翅中约有71.8%属于这一物种。目前,上海警方已经以涉嫌走私濒危物种罪为由进行立案侦查。
自从非人源DNA鉴定纳入法医物证鉴定范围起,张素华先后参与了中华鲟种属鉴定、赛鸽个体识别与亲缘关系鉴定、猪、牛亲子鉴定等司法鉴定案件,对这一全新的司法鉴定领域有了深刻了解。
来自动植物的鉴定材料和人体组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往往会让鉴定工作更加难以进行。张素华回忆起她以前参加的一件木材类种属鉴定案,当时她要对一件木制家具椅子进行鉴定,已确认制造该椅子的木材来源。由于木材已经过深度加工,想要提取植物DNA相当困难,整个鉴定过程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此外,非人源DNA鉴定作为一种全新的鉴定项目,行业标准和权威数据的缺失也是鉴定工作的一大难点。张素华坦言,目前对于非人源DNA的比对很大程度要依靠国外公开数据库记载的信息,一旦遇上数据库中没有记载的物种,鉴定工作就变得无据可依,难以开展下去。
对此,司鉴院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今年司鉴院完成了大麻类植物种属和个体身份鉴定的行业标准制定,目前正在颁布中,该标准明确了对大麻类植物身份识别的合适区域以及相应的检测、分析手段,率先为这一类植物的司法鉴定提供了鉴定参考。此外,司鉴院自建了包括致幻植物、毒蘑菇在内的DNA条形码数据库,为这些物种的基因序列比对提供依据。
“目前,我们还在着手建立法医学非人源DNA数据库,以填补国内非人源司法鉴定的数据空白。”张素华说,科学探索没有尽头,只有不断更新优化设施方法和建立健全数据信息库,才能为人类解开更多未解之谜。
来源: 法治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许多人注意到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广告多了起来,有的宣称“我国今后几年至少需要46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 “年收入可达10万—50万元”“没有学历门槛”……难道当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真的如此容易?家庭教育指导师到底需要怎样的职业资格标准?为此,记者专访了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赵石屏,请她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内容。
早在2014年,重庆市就颁布了全国首个《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时任重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的赵石屏教授,研制了为家庭教育职业化做准备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标准》。
问: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其中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显然是短板,您*近组织全国高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联盟学术委员会的几位专家,对2014年编制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了修订,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资政”,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调研依据。2014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家庭教育促进条例》,重庆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学科团队承担了相关的专业调研任务。我参考了多个职业资格标准,基于自己多年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编制成《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标准》,目的是为家庭教育指导进入职业化做准备。之后重庆市教委师范处将其纳入2014年省培项目课程。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这是实现家庭教育职业化的政策起点。家庭教育促进法则进一步要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现专业化,教育部对此也做了一系列的相关部署。因此高校必须承担相应的资政职责。
全国高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联盟集中了全国近60余所高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的专家学者,我在其中负责学术委员会。2014年至今,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很多变化,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论证、修订、补充,之后还需进一步完善,为政府决策和相关部门提供高质量专业依据。这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问:家庭教育指导师是职业还是专业?研制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资格标准有什么用途?
答:“专业”这个词的含义比较宽,但其中有一个特指,就是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设置的专业,是与职业挂钩的,比如高校本科的专业设置,基本上与一个职业对应:医师、律师、教师等。“家庭教育”属于尚未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教育部2021年11月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提案时提出,要提高家庭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建设质量,一是支持高校设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二是发布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推动高校修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家庭教育相关人才培养质量。
所以研制修订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资格标准责无旁贷,也势在必行。
问: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至少要具备哪些职业能力?
答:具体来讲,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标准包括职业概况、职业能力结构、职业能力等级等几个部分。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能力结构由职业态度、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构成。
基本知识方面,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要系统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知识、教育类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教育政策法学知识等。还需要比较熟悉中小学各年级的课程、教材、教学。具体来说,中小学生比较普遍的学习困难案例、情绪障碍案例以及亲子冲突极端案例,都需要指导者掌握儿童发展、儿童社会化、教育心理学、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技术、家庭**、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压力与儿童人格发育、婚姻家庭的危机干预、社会变迁、社会资本理论等基本知识,认知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学习、学习的测量与评价、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方面知识基础,以及搜集信息、判断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还要熟悉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否则不可能胜任家庭教育指导。比如有指导者一听家长说孩子不喜欢学习,就举出一些相似案例,给出解决方法,这是很不专业的做法。
家庭教育指导与大夫诊治的步骤很相似,需要掌握诊断技术——收集信息、测量评价、识别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这是目前家庭教育指导*薄弱的部分。之前家庭教育是私事,没有进入“专业”范畴,家庭教育指导的经验之谈多,碎片化知识为主,宣讲方式为主,针对性差,缺乏专业性。指导者不光缺乏基本知识的系统学习,更缺少诊断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据一项对全**庭教育指导现状的调查,94%的中小学教师指导家庭教育感到困难。所以除了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现任中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依据家庭教育指导的标准。
(《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标准》全文详见2月22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附件:
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标准(简稿)
全国高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联盟学术委员会
(赵石屏执笔)
( 2014编制 2021修订)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家庭教育指导师
1.2 职业定义
运用教育研究、家庭研究、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家庭社会工作等相关知识,遵循家庭教育规律,通过专业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家庭教育问题的专业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三级 、家庭教育指导师二级 、家庭教育指导师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1.5申报要求
1.6培训要求
1.6.1 培训期限
家庭教育指导师三级培训要求达到的标准学时;
家庭教育指导师二级培训要求达到的标准学时;
家庭教育指导师一级培训要求达到的标准学时;
1.6.2 培训教师
培训三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教师应具有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条件;
培训二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教师应具有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条件;
培训一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教师应具有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条件;
1.6.3 培训场地及设备
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标准教室;配备单向玻璃、录音、录像等设备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演示教室。
1.7 鉴定要求
1.7.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7.2职业等级鉴定条件(略)
1.7.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家庭教育指导师二级、一级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7.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1.7.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专业能力考核时间、综合评审时间均不少于标准规定时间;
1.7.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专业能力考核场应采用标准化考室或其它符合要求的教室,并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
2、职业能力结构
2.1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 1 ) 尊重求助者的意愿;
( 2 ) 促进求助者的身心健康;
( 3 ) 对求助者的隐私保密;
( 4 ) 与求助者建立平等的指导关系。
2.2 职业知识
2.2.1 生命科学知识
生命科学概论
生命历程与环境
生命的多样性
基因和人类疾病
生命与生活环境
生物进化与行为生态
2.2.2教育类知识
教育类知识
中外家庭教育文化历史
教育测量与教育方法
家庭德育 家庭美育 家庭体育
中小学学科课程、教材
子职教育
2.2.3 心理学类知识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技术
家庭**理论与技术
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2.2.4社会学知识
社会学概述
家庭教育社会学
家庭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学
婚姻家庭社会学
家庭与家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
2.2.5儿童发展与生命历程知识
儿童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儿童认知发展
情绪、品德、社会性发展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儿童发展个体差异
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评价
生涯指导
2.2.6 家庭及教育评价
家庭及教育评价知识
家庭及教育评价工具
3、职业技能技术
3.1.诊断、鉴定技术
3.2.评价、测量技术
3.3.团体辅导、危机干预、**
3.4实习案例数量要求
4. 职业自我成长
4.1职业认同
4.2 职业规划
4.3 职业沟通合作
4.4 自我反思
5. 职业等级要求
本标准对职业各级别的等级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5.1 家庭教育指导师三级
5.2家庭教育指导师二级
5.3家庭教育指导师一级
6.比重表(数据略)
6.1理论知识
6.2专业能力
注:
1、本标准主要按照《职业指导人员**职业标准》研制,参考《教师职业资格标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标准》《公共营养师资格标准》等标准。
2、本版本为简稿。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杨咏梅)
作者:杨咏梅
版权保护:本文由武汉干细胞储存机构原创:http://whnhnc.mb.d55.top:999/dna/8036.html